答:自1930年Goddard(高達得)以樹脂作為助磨劑在英國首先取得ZL以來,先后被用作助磨劑的物質已有幾十種。日本、美國、歐盟、東南亞和原蘇聯各國已經在水泥磨上幾乎普遍采用了助磨劑,應用率一般為80%~90%;目前,全世界水泥助磨劑的平均應用率為60%,而我國還不足20%。
答:按化學結構分類,水泥助磨劑可以分為三種:聚合有機鹽助磨劑、聚合無機鹽助磨劑和復合化合物助磨劑。目前使用的水泥助磨劑產品大都屬于有機物表面活性物質。由于單組分助磨劑價格較高,使用效果也不十分理想,近年來,復合化合物助磨劑應用較為廣泛。
答:液體水泥助磨劑的組分常有:有機硅、三乙醇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丙烯酸酯、聚羧酸鹽等;
答:,由于鋼筋銹蝕是混凝土破壞的重要形式之一,而氯離子在混凝土中是鋼筋銹蝕的重要因素。因此,新標準中增加了水泥中的氯離子限值(≤0.06%)要求,充分體現出水泥行業的從業人員對混凝土質量保證的承諾和責任心。
答:氯離子的來源主要是原料、燃料、混合材料和外加劑,但由于熟料煅燒過程中,氯離子大部分在高溫下揮發而排出窯外,殘留在熟料中的氯離子含量極少。如果水泥中的氯離子含量過高,其主要原因是摻加了混合材料和水泥助磨劑。所以,嚴格控制水泥助磨劑中的氯離子含量是一項重要措施。
答:氯鹽(食鹽)是廉價而易得工業原料,它可以作為熟料煅燒的礦化劑,能夠降低燒成溫度;它也是有效的水泥早強劑,使水泥3d強度提高。因此,有許多助磨劑生產廠家,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提高所謂的“復合功能”,在水泥助磨劑中摻入了氯鹽,造成水泥中氯離子含量增加,使水泥性能及其混凝土的耐久性受到嚴重影響。
答:控制水泥助磨劑的氯離子含量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在水泥助磨劑生產中采用無氯型配方,徹底刪除含氯鹽的配料組分。無氯型液體助磨劑,不含氯離子,用量比原來減少,而使用助磨效果優于其它品種。
答:“強度學說”認為:“吸附降低硬度”。水泥助磨劑分子在顆粒上的吸附,降低了顆粒的表面能或者引起近表面層晶格的位置遷移,產生點或線的缺陷,從而降低顆粒的強度和硬度;同時,阻止新生裂紋的閉合,促進裂紋的擴展,加快了物料的粉磨速度。
答:“粉體流變學說”認為:水泥助磨劑通過調節粉體的流變學性質和物料的可流動性等,促進顆粒的分散,從而提高物料的可流動性,阻止顆粒在研磨介質及磨機襯板上的粘附以及顆粒之間的團聚,使粉磨效率提高。
答:表示物料顆粒大小的平均尺寸稱之為:平均粒徑。利用各種儀器、量具來進行多方位的測試,再將其測量結果進行數學處理,就可以得到各種表達形式的平均粒徑。水泥廠最常用的是算術平均粒徑。對單顆粒物料進行三維方向(長、寬、高)測量,其結果加起來除以3,得到的商值,就代表該物料的平均粒徑。
答:水泥生產中接觸粉、粒狀物料較多,用篩網來控制物料的粒度大小或細度指標十分方便。這種用某一尺寸孔徑的篩網來分析物料顆粒大小的方法稱之為:篩析法。用它表示物料的顆粒大小常有兩種形式,篩余百分數和當量粒徑。
篩余百分數是指某一粉狀物料在經過取樣篩析后,篩余量占物料篩析總量的百分數,標記為:R=%,以此來代表這些粉狀物料的顆粒大小。篩孔尺寸寫在R的右下角,篩余百分數的數值寫在%的前面。如:生料細度R0.08=10%,它的含義是用0.08mm方孔篩對生料篩析后,它的篩余是10%。
答:對一堆物料(顆粒群)用連續、分區間的尺寸范圍,來表示各種大小顆粒百分含量的方法稱之為:顆粒組成法(其結果又稱:顆粒級配或顆粒分布)。在水泥行業,我們常用列表法、數學方程式和坐標圖線三種形式來進行表達。
答:根據粉磨產品的細度一般分為:普通粉磨、高細粉磨和超細粉磨三類。普通粉磨要求產品細度為80微米以下;高細粉磨要求產品細度為50微米以下;而超細粉磨要求產品細度在10微米以下。
答:因為應用水泥助磨劑、并采用分別粉磨可以將熟料全部粉磨到50微米以下,合成水泥后,水泥中的熟料粉可以在28天內基本完成水化反應,全部發揮出強度作用。這樣可以利用少量的熟料生產更多的優質水泥,熟料的利用率因此而得到提高。
答:因為應用水泥助磨劑、并采用分別粉磨,可以將許多難磨的物料粉磨到較高的比表面積。因此,有些特種水泥可以采用基準熟料粉與功能外加劑合成的方式生產出來;這樣節省或簡化了配料工藝和煅燒工藝,使特種水泥生產更為方便和節能。
答:因為水泥工業70%的電耗用于物料的粉碎,主要的煤耗用于熟料燒成;應用水泥助磨劑技術后,可以明顯降低粉磨電耗、提高熟料的利用率;因此,應用水泥助磨劑技術,是水泥工業加速節能減排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有關壓力單位psi、bar與Mpa換算
14.5psi=0.1Mpa;
1bar=0.1Mpa ;
30psi=0.21mpa,7bar=0.7mpa;
現將單位的換算轉摘如下:
Bar---國際標準組織定義的壓力單位。
1 bar=100,000Pa;
1Pa=F/A,
Pa: 壓力單位, 1Pa=1 N/㎡;
F : 力 , 單位為牛頓(N); A: 面積 , 單位為㎡;
1bar=100,000Pa=100Kpa; 1 atm=101,325N/㎡=101,325Pa;
所以,bar是一種表壓力(gauge pressure)的稱呼。
1Kg/c㎡=98.067KPa =0.9806bar; 1bar=1.02Kg/ c㎡;
壓力單位: 英制(IP) psi ,psf ,in.Hg ,inH2O;
公制(metric) Kg/㎡, Kg/ c㎡ ,mH2O ;
ISO公制(ISO metric) Pa , bar ,N;
英制和公制的換算: 1 square inch 平方英寸=6.45 sq.centimetres 平方厘米;
1 ounce 盎司=28.35 grams 克;
1 pound 磅=16 ounc。
1兆帕(MPa)=145磅/英寸2(psi)=10.2千克/厘米2(kg/cm2)=10巴(bar)=9.8大氣壓(atm)
1磅/英寸2(psi)=0.006895兆帕(MPa)=0.0703千克/厘米2(kg/cm2)=0.0689巴(bar)=0.068大氣壓(atm)
1巴(bar)=0.1兆帕(MPa)=14.503磅/英寸2(psi)=1.0197千克/厘米2(kg/cm2)=0.987大氣壓(atm)
1大氣壓(atm)=0.101325兆帕(MPa)=14.696磅/英寸2(psi)=1.0333千克/厘米2(kg/cm2)=1.0133巴(bar)